中文域名:普格县文化艺术馆.公益

《斯都呐嘎》 2

发源地:
0

       “斯都呐嘎体”是普格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具独特魅力的口头传统与语言艺术瑰宝。它是彝族民间文学中重要的诗歌体式,蕴含着彝族斯都方言区的文化密码与精神内核,主要流传于普格县及周边彝族聚居区域 。

       “斯都呐嘎体”的诗歌内容丰富且深邃,通常以五言为基本句式,讲究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与音乐性。其主题涵盖彝族的历史溯源、神话传说、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例如在讲述彝族祖先迁徙历程的诗歌中,以生动的意象、凝练的语言描绘出先民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艰辛画面;在伦理道德类诗歌里,通过通俗易懂的语句教导人们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传递着彝族世代传承的价值观。

       在表演形式上,“斯都呐嘎体”往往由民间艺人或德高望重的长者以吟唱的方式呈现。吟唱时,艺人依据诗歌的情感基调与内容,巧妙地运用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变化,时而低沉婉转,讲述古老的故事;时而激昂高亢,抒发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这种表演形式不仅要求艺人具备深厚的诗歌功底,还需有出色的语言驾驭与即兴创作能力,能够在不同场合灵活演绎,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斯都呐嘎体”深刻反映了彝族斯都方言区人民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与生活智慧,是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在彝族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祭祀庆典等民俗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人们通过吟唱交流情感、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环境的变迁,“斯都呐嘎体”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普格县积极采取措施,如建立传承基地、开展传承培训、举办诗歌展演活动等,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斯都呐嘎体”的文化魅力继续闪耀。

图片 5.jpg

吉各色尔“斯都呐嘎


收藏成功!

扫一扫分享: